保林叔叔的故事世界
与企业中的领袖人物深度对话,解读每个行业的温暖故事和睿智思想。“CEO面对面”以企业家个人经历为基础,致力于探寻企业领袖最真实的一面,分享他们的人生阅历与感悟。通过这些CEO的创业故事和品牌建设之道,为读者讲述各位企业家创业路上的艰辛与感动,成功背后的辛勤与汗水,从初心出发,成就自己的创业梦想。
周保林
全国百台联播《保林叔叔讲故事》出品人
北京交通广播品牌栏目《一笑堂》主持人
原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毛毛狗的故事口袋》主持人
故事教育专家
儿童语言表达专家
家庭环保理念推广大使
“倾听一个故事,开启一个世界。大家好,这里是保林叔叔讲故事。接下来,保林叔叔将给大家带来一个非常非常好玩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白色小船》。揉揉耳朵,故事马上就要开始了......”
8月的这一天,小朋友喜爱的故事大王保林叔叔正在录音棚里绘声绘色的录制新的故事。
1
2017年冬天,北京雾霾最严重那几天,空气指数连续爆表。周保林送5岁的儿子去上幼儿园,临出门时,他给自己和儿子都戴上口罩。
还没走几步,儿子一把就把口罩扯下来:“不舒服,我不戴了。”
“戴上,快戴上,你看空气多脏啊!”
“不,就不戴。”
好说歹说,孩子终于不情愿地戴上了口罩,但是一路上摘摘戴戴好几次。“回来的路上,想着孩子暴露在污浊的空气里却不愿戴口罩,就觉得心疼。我得想个办法,让孩子愿意戴上口罩。”
后来,就有了《小口罩桑迪的故事》,故事主要讲小口罩变成一个英雄,然后带领其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战胜污染源怪物。
周保林把最初的故事原型讲给儿子听,然后拿给儿子一个新口罩,说它就是“桑迪”。儿子特别兴奋,恨不得晚上搂着“桑迪”睡觉,第二天自己就高高兴兴地戴着“桑迪”上幼儿园去了。
“整个故事当中看不出我们传达的是什么,但是大人或者是孩子慢慢就会理解其实整个故事讲的就是环保,是一种艺术性的教育。”
《小口罩桑迪的故事》故事迭代了几个版本后,在“保林叔叔讲故事”节目中播出,很快就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反馈,孩子主动在出门的时候戴着“桑迪”了。
“这是我做“保林叔叔讲故事”节目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故事的力量有这么大。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思考‘故事教育’。”
2
大学毕业之后,周保林先后在十余档广播栏目中担当制作人、编辑工作;并创作多部影视剧作品。“2015年,有了孩子以后,我逐渐接触讲故事,发现有许多故事是可以放在互联网上去播的。”
在“世界睡眠日”这一天,周保林参与了《儿童睡眠对孩子的重要性》特别节目的录制,通过与专家学者的交流之后,他创办了第一个讲故事专辑《十二睡前故事》。
利用“阶梯引导”讲故事等方式,致力于关爱儿童睡眠,引导儿童轻松入睡,后来逐步发展并涉及到儿童安全防护及亲子互动指导等领域。
2016年周保林开始主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品牌栏目《毛毛狗的故事口袋》, 2017年正式命名为“保林叔叔讲故事”。主要针对3到8岁的孩子,通过和广大的家庭用户交流之后,创建了“故事教育”的理念,根据这个理念,一边创作一边播讲,通过故事传递教育。
“到2017年,我开始创业,正式成立保林叔叔工作室,通过第三方平台把录制的故事分发到全国各个地方,希望孩子能通过电波能收听到。每天25分钟送出更多精彩的故事。”
由于商业模式的特殊,“不管是资本方还是同行,总是会问,我‘保林叔叔讲故事’到底是针对B端还是C端?”面对外界的质疑,周保林一时感到迷茫。
“那段时间我是比较痛苦的,我的商业模式到底要不要变,我一直在摇摆不定。”
经过长时间的纠结,周保林决定还按着原来的目标前进,“后来我发现,只要拥有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企业就有持续创造价值的运营系统。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能够持续支持产品健康、良性的成长,并且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保林叔叔讲故事”囊括了儿童故事、亲子教育互动、线下亲子交流、儿童作品选拔及出版、幼儿语表教育、少儿舞台剧演出等等多个方向。
现在,“保林叔叔讲故事”已经在全国100多家广播电台联播,覆盖全国26省约2.56亿人群,广播到达率74%。同时入驻喜马拉雅、蜻蜓FM等多家互联网平台,网络播放量过亿次。
3
人的大脑,每天都会接收到无数的信息,如果全部处理的话,大脑会“爆炸”。所以大脑会有一个自动过滤机制,把自己觉得不重要、不喜欢的信息自动过滤掉。
大多数说教式的教育内容都属于大脑不喜欢的信息,而喜欢听故事,却是人的天性。把教育内容用故事包装起来,做成“糖衣炮弹”,“骗”过大脑“过滤器”,把知识“走私”进大脑。
这就是周保林所说的“故事教育”,遵从孩子的天性,用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周保林认为,“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不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情况下,真正能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故事教育”。在孩子小的时候,通过故事多和世界接触,从不同的故事中了解这个社会,在孩子的心田撒下一粒粒的种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些种子,会增强孩子的体验和见识;这些种子,会增强孩子的综合素质;这些种子,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孩子们会在听了《小口罩桑迪的故事》后,愿意在雾霾天戴上口罩;也会在《咕咚来了》中学会实证精神,不人云亦云。
“我们在“保林叔叔讲故事”节目中创作的《大科学家的科考故事》系列,让孩子们学到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获得科学素养。还有《好性格培养系列》、《安全教育故事》、《儿童必备的科学常识故事》《好习惯培养系列》等等,也都让孩子们有不同的收获。”
“故事教育”是快乐的,能够弥补普通教育的不足,润物细无声,让孩子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4
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景色,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付诸于行动中。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理解水平和所接受的事物是处于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中,越小的孩子喜欢越简单的事物,对他们来说不复杂,才是好的。
故事的情节安排也非常重要,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才能引人入胜,吸引孩子一直听下去。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故事的意义,通过故事,我们到底要教会孩子什么道理。”这也是周保林在后来故事的选择,编写当中一直思索的问题。
“我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在他还不懂得听故事的时候,我就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故事都讲给他。而他,也像每一个孩子那样,喜欢听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是家长和孩子最好的亲子时光。“可是讲着讲着,我就发现,作为一个家长,作为故事的“消费者”,我需要的故事不仅仅是能够吸引孩子,还应该有更多的意义。”
儿童时期的教育,广度比深度重要。家长和老师通过对故事的筛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拥有了广度,将来再根据孩子的兴趣,培养某个方面的深度。广度与深度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孩子。
5
创业之初,每天都很忙,周保林常常因为“给别的孩子讲故事”,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我突然有一天发现,我儿子不愿意和我说话了,他也不理解我在做什么”。
孩子的改变,让周保林感到慌张,他必须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了好久,然后我打算让我的孩子参与到我的工作中来,让他和我一起编故事。”
在“保林叔叔讲故事”节目里有不少故事,都是周保林和孩子一起“编”出来的。
“每当提到那些故事,仿佛在和孩子对暗号,那种共享“小秘密”的快乐,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故事教育”也是非常好的亲子活动,和孩子一起编故事,引导孩子从简单的创意开始,一起体会成长的乐趣。
“‘保林叔叔讲故事’的一位听众爸爸,曾经通过微信公众号留言给我们分享他和孩子编故事的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他让孩子给他出题目,他来编。孩子可能会说:“给我讲‘一个小棍儿的故事’”,然后他就挖空心思的去编,可能也会借鉴一些经典的故事。”
“故事的骨架是‘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在情节上增加一些夸张的编排,不仅让孩子学到一些物理原理,还能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后来孩子大了,他就出题目让孩子编故事,这种即时快速的思考,对孩子是非常好的锻炼。”
在你一言,我一语之中,想象力畅游起来,父母也润物无声地把正确的价值观渗透给孩子。
著名心理学家李中莹老师在《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中所述0-6岁的孩子是感性思维的阶段,快乐的感受胜过道理的理解。因此“故事”正是很好的媒介,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让家庭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目前已覆盖2亿多家庭用户。”
“保林叔叔讲故事”希望通过“故事教育”理念,为孩子洒下知识的种子,在孩童时代种在心里,帮助孩子树立梦想,推动梦想的成立。
在故事中快乐学习,在亲子时光中温情成长,这或许是家庭教育最好的表现方式。
标签: 故事教育
上一篇: 小逗丁:我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老太太
下一篇: 张玉彪:匠心传承古老技艺——烙画